
以“勤朴严实”为教育坚守的“百廿一中”,坚持以常态化精细管理为基础级,以治理“微雕工程”为加分级,主张“把研究做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”。学校教学管理启动以深度教研为土壤,培养教师深耕课堂的能力和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。在教研活动中形成有计划、有主题、有准备、有合作、有实践和有反思的逻辑链条,通过真实的、有体验的教研活动,集思广益,提升教研组研修质效和教师个人的专业研修能力,并将其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方式。
从春季开学以来学校领导班子采取“走下去、沉进去、找问题、解难题”的深蹲方式,推动学校“双新”背景下的深度教研模式的全面铺开。
教研需要氛围,教研需要合力,教研更需要一种辐射和带动。校级领导深入教研一线,为各“一线作战部队”指明了教研大方向。党委书记黎雪晴、副校长章易明深入化学教研组、物理教研组,他们指出教师们要主动探索“素养为本”的理化课堂,能对学科课程标准解读作清晰的解释,并提出教师要从学业质量水平出发,明确学习目标的水平并以此为依据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设计,将学生的学科素养落在实处,为理化教研组今后的教研锚定了大方向!
除此之外,黎书记还特意提到要重视“试题讲评课”,教师们要针对考试题或平时练习题,研究得分数据,还应分析学生错选原因,进而,对症下药,将题目讲透。她还向各教研组提出要强化学科建设。各教研组要定时开展深度教研,研究题目,研究课堂,选出优质微课、完整课进行观摩学习,并组织组内教师现场授课,共同评课磨课,找到重难点问题、核心问题,并用一定手段解决发现问题。教以共进,研以致远。黎书记还向各教研组教师推荐了学科专业书籍、杂志,组织开展了海量阅读工程,即将开展阅读分享会,希望各教研组拿出具体的文章进行同文异论,同题异讲。以此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,加速助跑,让各“一线作战部队”跑得更快。
校长万群荣、副校长万红梅深入音体美教研组集体备课,他们向音乐、体育、美术三门学科的老师提出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在平时教研中,音体美教研组要注重思考如何推动音乐课、美术课、体育课与学校德育活动的联系,在各类德育活动中发挥主导力量,加强和促进学校德育活动的改革。
凝心聚力再出发,砥砺奋斗新征程。付波校长深入生物教研组集体备课,向老师们提出要立足于高效课堂,开展有效教研。组内有经验教师要改变传统教研模式,顺应新高考教学模式,组内青年教师要向所有老师学习,钻研本学科课程标准,研究教法、精细化备课、上课、作业设计,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。只有以全体教师的教研力量为引擎,才能跑出教研加速度。
方向比方法更重要,
方法比努力更重要!
站在“深度教研”的赛道上,
我们踌躇满志。
放眼看未来,
我们整装待发,
向着“深度教研”全力冲刺!
在“深度教研”的赛道上
奋力跑出“成长加速度”



